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再現“茶馬互市”,湟源鏈上交易紅火!
為了再現“茶馬互市”的繁榮景象,湟源縣緊抓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機遇,深入推廣“種養結合、草畜聯動、農牧互補、循環發展”模式,先后投資1.1億元打造運營“茶馬互市”產業鏈數字化平臺,打通“活畜交易、屠宰批發、皮毛交易、牛羊肉及副產品加工批發、終端前置倉”等關鍵節點,新的“茶馬互市”交易在數字產業鏈上開啟。
“茶馬互市”產業鏈數字化平臺上線
(資料圖片)
湟源縣立足“背靠大牧場、面向大市場”區位優勢,推動農畜產品提質、穩量、補鏈、擴輸,成功創建了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和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打開了新局面。2018年,青海三江一力農業集團聯合湟源縣政府共同成立“茶馬互市”產業鏈數字化平臺,7月7日,記者走進該集團進一步了解平臺運作模式。
大廳內,左邊是巍峨門樓的茶馬古驛原景呈現,右邊是高速運行的數字化平臺展示,一古一今映照出“茶馬互市”的前世與今生。只是而今“以茶易馬”換成了牛羊肉交易,遠距離馬隊運輸變成了冷鏈物流,用作交易的“茶馬司”也被手機端的APP所替代。
平臺上不斷跳動的數字意味著一樁樁牛羊肉交易正在完成?!?010719元”這是6月份平臺統計的交易總額。在看不見的數字那端,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等地的2653戶農牧民養殖戶通過手機上的“茶馬互市”APP上傳了即將出欄的牛羊數量和照片,線上1560位屠宰圈主、278個肉鋪、121位副產品商、964位牛羊收購商、29位皮毛收購商、352位采購商和83位餐飲采購人員,都能在線看到這條信息。根據不同需求,有人下單牛、羊肉四分體,有人下單牛、羊肉副產品,每天的成交平均價、牛羊屠宰數量、交易數量都有詳細顯示。
數字化平臺推動產加銷一體發展
青海三江一力農業集團“茶馬互市”信息化部部長劉曉輝告訴記者,青海三江一力農業有限公司作為湟源縣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重點示范縣的龍頭企業,持續推動牦牛藏羊產業集群發展、市場化交易、產品輸出展示,整合青藏高原牛羊活畜交易資源,承建并運營“茶馬互市”牛羊活畜線上線下交易平臺,并推出青海省首個集市場分類、價格指數分析、信息交流、活畜交易、線上結算等于一體的“茶馬互市”APP。支撐“茶馬互市”產業鏈數字化平臺運行的背后是活畜交易市場代養區、活畜交易市場、26條共享牛羊屠宰線、肉食公司、副產品生產批發交易市場、皮毛交易市場,以及更多的州縣養殖戶和屠宰市場。
今年5月24日,“茶馬互市”活畜交易市場正式開業運營。
平臺將養殖戶(合作社)、活畜經紀人、屠宰企業(戶)、肉鋪、金融機構等產業鏈主體連接起來,構建“服務+交易+供應鏈金融”的“茶馬互市”產業互聯網生態。目前,基本具備全省牛羊產業鏈線上線下交易場景條件,自4月試運行以來,實現交易額830萬元。
“線上+線下”交易結合,互聯網、物聯網技術貫通,平臺還有效實現了活畜產加銷各環節數字化管理的“六個統一”,即統一屠宰、統一檢驗、統一標準、統一結算、統一追溯、統一品牌,為全省養殖戶和生產商提供了一個公正、透明、高效、安全的交易平臺。
聚力再現“茶馬商都”繁榮景象
以加快“茶馬互市”交易平臺建設為突破口,湟源縣積極打造“云倉網、運輸網、城配網、信息網”四網一體化和“活畜交易、定點共享屠宰、牧業互聯網平臺、供應鏈金融”四大業務融合的集成服務平臺,打通“西進東出”關鍵節點,建立起扎根湟源本土、帶動西寧周邊、整合全省資源、輻射西北地區、面向全國市場的畜牧產業互聯網生態圈。
“進一步優化提升平臺功能,建成集市場交易、金融服務、物流配送、信息咨詢于一體的‘數字港口’,推廣串聯省內外各線上交易市場端口,定向邀請大型活畜交易市場、屠宰加工及銷售企業,給予貼息、金融服務等優惠政策。持續吸引省內外企業和零散農牧戶加入平臺和來源屠宰加工,形成固定用戶群體?!变以纯h委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平臺的作用不只是打破價格壁壘,還將對解決傳統的私屠亂宰、屠宰亂收費、食品質量難以保證、糞水污染環境、加工工藝落后等問題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六個統一’解決牛羊產業鏈中的屠宰和肉品質量追溯痛點,實現結算便捷、品牌統一,在滿足消費者需求認同的同時,建立商業信譽,實現高質量發展?!眲暂x說。
在數字產業發展的大潮中,湟源縣再一次作為新的“茶馬互市”交易重鎮,帶動上下游產業,著力補鏈、強鏈、延鏈,擬整合省內17家活畜交易市場資源,實現數據共享,為全省數字鄉村建設和高原生態循環農牧業發展打造全產業鏈數字化運行的可推廣、可復制的湟源模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