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提升應急通信保障區域協作能力
京津冀首次開展跨區域應急通信保障演練
河北日報訊(記者方素菊)全地形履帶車在水面上自由穿行搶修基站、系留式無人機快速建立通信網絡、快速液壓塔1小時內實現災區移動通信信號覆蓋……7月6日,由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天津市通信管理局、河北省通信管理局聯合組織的“2023護城河”防汛應急通信保障演練在雄安新區白洋淀舉行。這也是三地首次開展跨區域應急通信保障演練。
本次演練以推動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為目標,深化三地通信保障聯動機制。演練模擬雄安新區突發暴雨,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水位暴漲,造成嚴重內澇。此時,城區基站大面積退服,主干通信線纜中斷,重要核心通信機房面臨斷電風險,急需京津支援。接到工信部信管局指令后,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天津市通信管理局立即組織應急通信保障隊伍馳援“災區”。在“災區”現場,京津冀通信保障隊伍采用多種應急通信手段,有效保障救援現場指揮通信和公眾通信暢通。
演練分應急通信保障協同、通信保障能力大比武兩個重點環節。應急通信保障協同包括部署開通衛星車基站、Ka衛星便攜背包站、系留式無人機基站開通、AR遠程排查故障等12個科目,形成空地一體、水陸兩棲的多元化、模塊化保障體系。通信保障能力大比武包括光纖熔接比武、衛星車開通比武、微波對通比武和應急排水比武。
本次演練,京津冀三省市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鐵塔公司共出動應急保障隊伍12支、保障隊員120人、應急車輛19輛、無人機4架、各類裝備70余套。演練人員協同配合、各司其職、有效應對,有效檢驗了京津冀應急通信保障協同實戰能力,進一步完善了三地應急通信保障協同工作機制和工作流程,提升了京津冀應急通信保障區域協作能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