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市民向“天眼問政”欄目反映,貴陽市云巖區中華北路六廣門至六中地下通道坡度大、非常深,老年人走地下通道非常費勁,有摔傷的風險,呼吁相關部門加裝下行電梯。
【資料圖】
日前,記者來到六廣門地下通道入口處發現,該通道約有57級人行道梯,根據查閱資料顯示,此為貴陽市最深的地下通道。記者走完了57級人行道梯,估摸約兩三層樓高。該地下通道共有4個出入口,同一側兩端的出入口分別安裝上行電梯和無障礙升降設施。一些接受采訪的市民表示,走這個“極深的地下通道”有一種鍛煉身體的體驗感。
而后,記者沿著中華北路行至六中地下通道處,看見沿路有3個地下通道,基本相似:極深,均有4個出入口,且在同一側兩端的出入口分別安裝有上行電梯和無障礙升降設施;省政協附近的地下通道,在兩側分別安裝1部垂直升降梯。
根據資料顯示,該路段在建設地下通道時為避開管線,采用了淺埋暗挖工藝,通道口至通道底的縱深較長,臺階較多。2018年,為了方便市民出行,經貴陽市城鄉規劃局批復同意,在六廣門地下通道、省政協地下通道、六中地下通道加裝了6部上行自動扶梯、6部斜掛式輪椅升降平臺及2部垂直升降梯。
既然為了方便市民出行已經作出了一系列措施,為何該路段市民仍感到出行不便要求加裝下行電梯呢?主要是因為該路段3個地下通道使用人群多為學生和老年人。
記者在貴陽六中地下通道入口處,恰逢實驗小學放學,路邊站滿了接孩子的家長,其中多為老年人。
“慢點慢點,不要跑!”在該地下通道入口處,一位老年人扶著扶手,彎著腰一步一步探著階梯向跳著下樓梯的孫輩追去。更多的老年人在下樓梯時都會緊緊抓著孩子的手,避免他們亂跑。
“這個地下通道又陡又窄,我們腿腳不方便,小孩又愛跑,所以下樓梯的時候都會格外注意?!爆F場,不少家長表示,如果能加裝一個下行自動扶梯就好了。
7月10日12時47分,經云巖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協調,記者與云巖區市政工程管理所相關工作人員取得聯系,該工作人員表示,如若改變自動扶梯方向需更換大部分核心配件,同時會增加維修頻次,影響老百姓的出行。如果要加裝電梯的話需要向住建部門和規劃部門反映。
7月11日,記者先后與云巖區住建局和云巖區規劃局取得聯系。云巖區住建局表示,住建部門只負責住宅建筑的電梯加裝,地下通道不在管轄范圍內。云巖區規劃局表示,地下通道屬于市政道路的配套設施,如若要加裝電梯,應由主管部門向規劃局申報,規劃局根據申請,依法依規對其進行行政審批。
7月11日16時,記者與該路段地下通道主管單位云巖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取得聯系,該局工作人員表示,該路段加裝下行電梯方案實施困難,一方面是因為所有出入口安裝有上行電梯或者無障礙升降設施,沒有安裝空間了,另一方面,按照消防管理要求,地下通道出入口的疏散通道必須為步行梯。如果在出入口都安裝了自動扶梯,那將進一步縮小疏散通道面積,不符合消防安全規定。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吳兵
編輯 韋依
二審 劉娟
三審 劉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