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
(相關資料圖)
資助力度最大
層次最高
權威性最強的項目類別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社科研究的最高水準
是衡量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日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范研究”課題研討會暨人工智能技術規范聯盟單位揭牌儀式,在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舉行。復興高級中學奚駿團隊研究的課題“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與實踐”成功申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范研究”的子課題。
課題研討會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術規范研究”負責人,華東師范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吳永和教授、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課題組的多名校內外專家進行了講座分享,現場氣氛熱烈。
作為虹口區首家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標桿培育校,復興高級中學以數字化轉型和雙新背景下的課程實施為指向,研修團隊為載體,課程案例研究為突破口,全面聚焦落實課程標準,主持國家級課題1項、市級課題3項。
此次成功申請的子課題“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與實踐”,將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慧教育師生發展的理論,為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教育的育人實踐提供理論支持和指導;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慧教育培養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探索如何在高中階段向學生普及人工智能技術知識,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去解決實際問題,著力發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慧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探索如何培養具有人工智能技術教育教學能力的教師,轉變育人方式,提高育人本領,提高教師的數字素養,“讓人工智能幫助老師,而不是取代老師?!?/strong>
課題組將進行AI智慧教育實踐環境規劃和學習空間建設。通過有鳴實驗室平臺等一批智慧平臺,開發相應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打造人工智能的學習空間;將協同高中信息技術研修團隊老師,一起開展、收集和研究可以供老師們教學用的智慧工具,開展一定的實踐,在實踐基礎上開發供教師學習的共享課程——《智慧教師的智慧工具》,幫助更多的老師提升數字素養,提高育人能力;將合作開發一門適合高中學生的人工智能課程,開展課堂教育實踐,促進學生發展和成長。最終,課題組研究成果將在高中信息技術研修基地團隊所在校推廣運用。
邵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