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近日,由國家文物局與香港海關主辦,陜西省文物局承辦的首屆內地與港澳防止文物非法販運能力建設研修班在西安開班。本次研修班是首次在內地舉辦、并首度匯聚香港海關、香港發展局、香港文化體育及旅游局、香港警務處、澳門海關、澳門治安警察局、澳門司法警察局、澳門文化局等8個港澳文物與執法部門參加。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表示,港澳回歸祖國以來,內地與港澳文化遺產合作不斷走實走深,通過推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成開館、港澳加入海絲保護申遺城市聯盟、澳門成立世界遺產監測中心,合作開展文物保護利用經驗交流、文物展覽和青少年活動等方式,支持港澳融入國家文化發展大局。在防止文物非法販運、促進流失文物返還工作中,內地與港澳亦積極開展涉案文物鑒定和移交合作,共同保護祖國文物安全。期待內地與港澳文物、執法等部門密切協作,在防范和打擊文物犯罪,參與文化遺產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更好保護祖國文物,共同開創文化遺產合作新形態。
香港海關關長何珮珊表示,防范和打擊非法販運國家文物是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舉措,香港海關將堅定不移地推動內地與港澳防范和打擊非法販運國家文物的執法合作。澳門海關關長黃文忠表示,澳門各執法單位將積極與內地及香港的相關單位加強合作,針對文物犯罪新特點、新形勢,加強偵查打擊手段,共同構建防范和打擊文物犯罪的新格局,攜手保護國家文物安全。
陜西省副省長徐明非表示,近年來,陜西統籌推進文物保護、文化繁榮、文明傳承工作,積極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良性循環,努力讓古老文物在新時代煥發新生、創造價值、賦能發展。期待未來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擊文物非法販運、維護國家文物安全等方面與港澳開展更多務實交流合作。
研修班為期5天,將為60位學員講授和分享我國文物資源、文物保護法律法規、流失文物追索返還、文物市場和進出口監管、防范和打擊文物非法販運以及文物鑒定等方面的知識和實踐,并通過文物實物觀摩、鑒別實操和專家講解,參訪全國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和西安主要博物館與遺產地等方式,幫助學員提升對祖國文物的認知和防止文物非法販運的能力。
[ 責編:劉昊]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