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日前,北京市廣播電視局2023年“北京大視聽”重點文藝精品項目《登場了!北京中軸線》開出“中軸時空列車”,由“中軸丈量人”單霽翔,“中軸時空旅行團”宋軼、羅一舟,探訪北京中軸線的故事,科技加持下的情景再現帶給這場旅行別樣的生動體驗,也讓觀眾在閱讀這份活歷史時更加動容。
見證知識傳承,品味文明的浪漫
中軸線的產生離不開古人對知識的探尋和上下求索的精神,在《登場了!北京中軸線》中可以看到這份文化傳承的浪漫,見證古人探尋知識形成文明體系的過程。一方面表現在以天地為啟發的知識構成,譬如元大都設計者劉秉忠以“識日出之景(影),與日入之景(影)”,以太陽及星宿的方位結合影子變化從而精準判斷方位;再有太歲殿訪談,了解中軸線是如何對應天上星宿進行布局,將星宿美學結合建筑美學,展現獨特的秩序美。另一方面表現在延續民族文化,中軸線上的古建筑群色彩便是如此,《周禮·考工記》有云:“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中軸線是如沉默的實體書,一磚一色都承載著傳統文化的厚重。
科技擴大視角,通俗直觀說歷史
曾經,是千年文明積累作為底氣讓國人邁步走向未來,現在,尖端科技代表未來走向過去,《登場了!北京中軸線》用科技擴大我們了解中軸線的視角,突破時空維度限制,讓我們猶如身臨其境般與古人見面,打通文化情緒的鏈接。制片人何冀兵曾說:“節目組希望摒棄說教,以通俗直觀的方式講述歷史故事,制作一檔有深度、有內涵,兼具可看性的文化類節目?!毙碌闹谱餍问酱蚱屏斯澞颗c觀眾間的第四面墻,講中軸線歷史生動化現實化,當沉浸在中軸文化中感受到鮮活歷史時,民族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一次文化深鏈接勝過千言萬語,這便是這場中軸線之旅的意義。
京產網絡綜藝《登場了!北京中軸線》本季邀請多名專家助陣,用網絡視聽促進文化遺產和城市生活空間融合,賦能中軸線故事。隨著節目的持續播出,更多中軸線里的故事將跟隨中軸時空旅行團的視角展開,理性的知識化作浪漫的故事,讓文化活過來。(果凍)
[ 責編:李昱瑩]關鍵詞: